本网讯(通讯员 项相)4月26日,我校2011级环境设计专业校友邓思林,带领其创办的梦想家艺术中心50余名小学员重返母校,开启一场以“感受校园魅力,播种梦想种子”为主题的沉浸式研学之旅。这场跨越年龄与身份的对话,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撒下艺术与科学的种子,让求知的光芒在春日校园里熠熠生辉。
我校2011级环境设计专业校友邓思林带领50余名小学员回校研学。
光影探秘:当童真遇见“造梦工厂”
研学首站直抵成龙影视传媒学院,一场“电影魔法秀”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拉开帷幕。在学院老师的讲解下,小学员们通过实景舞台展示、专业设备投影,系统了解影视拍摄中灯光、音效的运用原理。从绿幕抠像到虚拟角色合成,当老师通过案例演示揭秘电影中震撼特效的制作过程时,小学员们惊叹连连:“原来哪吒是这么来的!我以后也可以‘造’乾坤圈!”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播音员”,他们挺直腰板,字正腔圆地播报“校园新闻”,萌态可掬的台风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小学员们目不转睛看老师们演示特效制作过程。
孩子们化身“小小播音员”,挺直腰板、字正腔圆地播报“校园新闻”。
艺术奇旅:指尖触碰美学宇宙
“形态各异的雕塑作品、创意十足的装置艺术、风格多样的绘画作品......”移步公共艺术学院展厅,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觉盛宴正等待开启。专业老师引导孩子们从色彩、构图、创意等角度欣赏艺术,邓思林则结合自身艺术审美经验,启发孩子们发现作品背后的故事。
手工工作坊内,孩子们化身“非遗小匠人”,在漆艺老师的指导下,团扇斜斜没入水中,靛蓝与藤黄在水面下交织翻涌,彩色的漆流攀上扇面,一把把“星空漆扇”惊艳诞生;3D打印工作坊,目睹屏幕中的虚拟草图在精密机械臂的勾勒下“破界重生”,当指尖触到3D模型时,惊叹声瞬间点燃整个空间。
公共艺术学院手工工作坊小学员们体验艺术创作实践。
成长对话:让梦想的齿轮永续转动
“老师,我以后能来这所大学学做‘魔法特效’吗?”参观尾声,一名小学员仰头追问邓思林。邓思林蹲下身:“当然可以!但你要记住,今天的每一幅画、每一次配音,都是通往梦想的阶梯。”
谈及此行感悟,邓思林感慨万千:“十年前,我在这里种下设计梦;十年后,我以校友和教育者的身份归来,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母校赋予我的不仅是专业能力,更是传递美的使命感。”他透露,未来将联合母校推出“小小设计师”公益课程,让更多孩子接触艺术教育。
活动负责人、校友办公室项相老师表示,此次参观游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中感知艺术与科技的魅力,激发职业启蒙意识;更是有效搭建校友反哺母校的桥梁,让专业经验转化为教育资源的一次尝试。学校校友办将持续深化“校友+教育”生态建设,计划推出“校友导师库”“学科研学地图”等项目,让每一份校友情怀都成为滋养教育的沃土。
(来源:校友办公室 编辑:吴茹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