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动态
我校代表访问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来源:原创文章|发布时间:2025-07-13|浏览人次:20

    本网讯(通讯员 涂清)7月9日,学校产学研中心主任、创新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涂清率队访问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University of London),受到该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知名的媒介理论旗帜性学者马修·福勒(Matthew Fuller)教授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艺术、科技与文化的未来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了“艺科融合”的全球化实践。创新设计研究院教师陈于飞、胡娟以及视觉艺术家冯冰心、特邀影像工作者George Sixto Mulet JR参加访问。

    会谈期间,涂清向福勒教授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阐述了近年来学校在国际化教育推进、产学深度融合实践开展,以及艺术与科技交叉创新领域所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进展,具体介绍了创新设计研究院开展的研究项目。福勒教授对我校的创新发展路径表现出浓厚兴趣,特别是对陈于飞博士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借助跨媒介创新设计手段进行国际化表达的实践尤为关注。他认为,这些前沿研究与探索为理解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化身份建构以及技术介入方式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视角。双方还就未来合作开展一系列深度学术交流活动的可能性交换了意见。

    会谈结束后,双方移步至金史密斯学院理查德·霍加特大楼137室,共同聆听了主题讲座《中国传统文化在跨媒介视听作品〈穿越·山海经〉中的新表达与新探索》。陈于飞、胡娟与冯冰心作为主讲人联袂登台,为金史密斯学院以及其他学术机构的师生、研究者分享了《穿越·山海经》的创作实践与思考,讲座通过理论辨析、实践案例和问题探索,探讨了创作者在技术浪潮中对文化自觉与创造性、主体性的坚守,剖析了数据局限、文化盲点及跨文化理论框架的碰撞等AI技术应用中的关键议题,深深吸引了在场听众。

 

    在讲座互动环节,在场听众踊跃参与,并展开深入探讨,且纷纷表示,陈于飞、胡娟和冯冰心的分享极具启迪性,既呈现了中国学者在艺术科技前沿的敏锐洞察与独特实践,又深入探讨了全球艺科领域共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技术浪潮中守护文化多样性、激发真正的创造力,并构建更平等、更具反思性的跨文化对话体系。学者们一致认为,这种深度的学术与创作交流,正是打破壁垒、激活全球创新网络的核心动力。

    “此次访问由创新设计研究院、产学研中心与国际交流处共同筹备,是学校主动融入全球学术对话、参与国际艺科融合生态构建的积极实践。”涂清表示,我校团队在与世界级创意学府金史密斯学院及顶尖学者马修·福勒教授等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学校“艺科融合”“产学结合”“文化传承创新”的战略定力与实践成果。尤其是团队在文化科技领域的实践探索,与马修·福勒教授的批判性研究视角形成了有益的互补与对话,不仅为项目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更为双方在艺术、设计、科技与人文交叉融合领域的研究创作奠定了合作基础。

    据了解,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创立于1891年,是享誉全球的顶尖学府,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传播媒体、文化研究、社会学、计算机与创意科技等学科领域独树一帜,蜚声国际。该校以激进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培养而闻名,是孕育特纳奖得主、奥斯卡获奖电影人、Mercury音乐奖得主以及众多知名艺术家、设计师、作家、理论家和媒体人的摇篮。

(来源:国际交流处 编辑:陈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