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举行,本届智能车竞赛设极速光电组、智能视觉组、完全模型组、极速越野组等11个组别,来自华南赛区的200多所高校、近700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
我校智能工程学院智能车队江镇彪、何旭东、竺锦民同学获“极速光电组(龙芯)”三等奖,胡朝杰、王斌斌、刘东毅、彭本利、潘锦璞同学获“完全模型组”三等奖,在获奖成绩和数量上再次突破,展现了智能车队的卓越追求和持续进步。
“极速光电组(龙芯)”成绩
“完全模型组”成绩
在比赛现场,同学们凭借备赛期间练就的调车经验,细心观察赛道特点,临场研讨技术策略,稳定心态紧密配合,在竞赛规则限定时间内,完成车辆场地适应性调试和三次正式发车,不断测试和刷新智能车跑圈成绩,以稳定的表现顺利完赛。
智能汽车竞赛的背后,是同学们长达一年来的学习和备赛历程。从理论知识到动手实践、从电子电路到单片机开发、从机器视觉到控制算法,从EDA设计到焊接调试,从纸面规划到智能车成形,从方案论证到调参测试,从凌晨实验室的灯火到赛场上的临场应变,每一个点滴瞬间都记录着同学们“热爱、专注、拼搏”的成长历程。
随着对智能车竞赛的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同学们发现想要在竞赛中脱颖而出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在不断补充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大量的细节:硬件电路设计优化、机械结构组装修改、传感器选型、AI模型训练部署、运动控制算法调整、状态机编程思想、车辆调试策略、车辆故障检修等。
特别是今年暑假备赛期间,同学们迎着高温酷暑坚守实验室,在高强度测试工作中对智能车不断调试、维修、改进,逐项破解技术难题,不断提升智能车的技术指标。比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心态的考验,当智能车冲过终点的那一刻,同学们能够真正理解“工程能力”的含义——需要严谨踏实、创新进取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此次智能汽车竞赛的历程,亦是智能工程学院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的生动实践。同学们在解决真实工程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跨学科协作能力,更锤炼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支持的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被列为教育部竞赛榜单A类赛事。竞赛备赛周期长、组别样式多、涉及学科广、技术难度大,是含金量最高的学科竞赛之一。二十年来,竞赛始终秉持“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来源:智能工程学院)